“三茶”统筹 富民增收:丽水开启革命老区高水平发展“茶”篇章

2024-02-07 韦德网址

  讯 为丽水茶人颁奖、发布全国首个荒野红茶团体标准、五款荒野茶产品亮相、专家学者建言献策……11月18日,丽水举行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 助力共富”暨丽水荒野茶发布仪式。

  “丽水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市和中国绿茶一类适生区,已处于浙江茶产业第一方阵,是浙江省最具增长空间的新兴产茶第一大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建满对丽水市茶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丽水香。截至2021年,丽水茶园面积超60万亩,茶叶产量4.7万吨,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茶叶产能、面积、产量及茶叶市场交易额均居浙江第一,带动就业30多万人。

  “‘三茶’统筹新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丽水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进一步做优茶文化,做深茶科技,做精做强高质量茶产业,对于丽水深入践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丽水市政协主席任淑女在致辞中说道。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丽水起步早、基础好、氛围浓。丽水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丽水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力量介绍说,丽水茶产业高品质发展的路径有品种、品质、品牌、品味的“四品”特色,绿香天下、多茶共舞、集群引领是丽水茶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标签,最终的落脚点是富民增收。

  茶文化,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丽水有近2000年的产茶历史,在积极开展茶叶制作手工技艺传承和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同时,丽水全力推动传统茶文化复归,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培育形成了一批茶工坊、茶民宿、茶庄园、茶特色镇、茶特色街。本次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还原丽水宋代码头场景的水韵市集、与露营结合的无我茶会以及宋韵雅集,用现代人尤其是年纪轻的人喜欢的方式展现丽水茶文化。

  茶产业,丽水紧盯市场需求。丽水已形成绿茶为主体,红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六茶共舞”新局面,初步构建了以市域茶叶品牌“丽水香茶”为主体,包含松阳香茶、景宁惠明茶、缙云黄茶、遂昌龙谷茶、莲城雾峰、龙泉红、庆元荒野茶、青田御茶、云和仙宫雪毫的市县合力共闯市场的品牌格局,打响了“丽水香茶”“龙泉红”等品牌,浙南茶叶市场获得“中国绿茶第一市”荣誉称号,松阳银猴、景宁惠明茶还成为全省十大名茶。1915年,惠明茶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丽水茶叶,全省领跑、全国领先、国际认可。

  “特别是近年来,松阳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电商经济风生水起,全县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的10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51亿元,年均增长8.2亿元。”松阳县委书记莫靓说道。

  茶科技,从种植到加工亮点纷呈。丽水建成了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试验站、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量列省级第一,全市茶园良种化率已达到85.3%,具备强大“芯”实力;香茶循环滚炒工艺、机采机制、色选全程机械化、茶粉加工等技术引领全国。值得一提的是,丽水初步构建起以茶叶为主体,茶饮品、茶日化品、茶保健品等多产品共同开发的新格局,以科技力量推动茶产业从“农”字号向“制”字号转型发展。

  “丽水创新推进集聚发展,市域打造茶全产业链、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平台,‘三茶’统筹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仲华对丽水荒茶产业的发展表示肯定。

  图:丽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舜泽,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林健东共同发布荒野茶产品

  什么是荒野茶?近年来丽水紧跟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开采来自深山、远离肥药的百年古树鲜叶,并通过现代工艺生产出野放红茶、精品白茶等荒野茶产品,推动茶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市场均价已达到2000元/斤。”庆元县委书记蔡昉介绍了当地如何唤醒荒野茶,打造黄金芽的举措。据悉,庆元已拥有荒野茶生产经营主体17家,带动辐射1100多名茶农增收,亩均收益可达1.6万元。

  为进一步规范荒野茶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此次大会上,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提出并发布了全国首个荒野红茶团体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据悉,标准规定了荒野茶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原料、加工基本要求、生产加工作业规程、产品质量发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能最大限度保护性利用来自深山、远离肥药的百年古茶树,更好地规范荒野红茶的生产流程,提升荒野红茶的产品质量,推动荒野红茶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带动丽水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元杰提出要做好“三茶”统筹谋划、融合、培育三篇文章的要求。“谋划”文章,即要顺应茶市场消费新趋势,系统谋划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布局和思路,完善政策措施、集聚资源要素,以高质量项目推动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融合”文章,即要大力推进文化兴茶、科技兴茶,凝聚涉茶高校、科研院所、茶叶企业等多方力量,促进“茶产业+文化”“茶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文章,即大力实施茶产业“三品一标”行动,加快构建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和公共品牌为重点、企业自主品牌为基础的品牌体系,同时也加强人才培育,培养一批专业化队伍。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江用文表示,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力度将有效推进茶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茶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产能过剩、茶叶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劳动力紧缺矛盾加剧、茶叶生产不能够满足绿色发展要求等问题。”江用文认为,还需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提升茶叶加工及提取技术,研制新产品以扩大消费,并研制新机械和创新绿色生产技术,在实现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茶叶的绿色安全和品质。

  来自学界及权威媒体的专家学者,围绕茶叶品质、产品、品牌、市场和社会意义五个关键词,为丽水“三茶”统筹发展出谋划策。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王岳飞表示,丽水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温、光、水、气、土”的优越条件,孕育了高品质的丽水茶。虽然丽水茶叶产量高、品质好,但目前面临“好品”卖不出“好价”的难题。“未来丽水要坚持‘三茶’统筹发展,还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三方力量作为支撑,一同推动丽水茶产业发展。”

  “做品牌要持之以恒,不能频繁换名称。”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研究员俞燎远表示,市一级要做大做强“丽水香茶”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九个县市区要共同做大茶叶产业体量、规模和产能,做精做强特色茶叶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

  新亮相的荒野茶如何拓市场?“第一是要找准自己的门类,第二是要为荒野茶的客户群做精准画像,最后匹配适合这类人的销售经营渠道。”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会长、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毛立民谈道。

  “茶产业是山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各历史时期的重要把手。”《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表示,丽水茶产业助推山区高水平发展的路径对于全国而言,尤其是革命老区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城市与乡村、传统与创新、政府与市场三组辩证关系。“城市与乡村,茶产业发展不单单是乡村的问题,要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人’,研究好‘谁来买单’的问题;传统与创新,在传承茶文化的同时,茶产业发展要在产业链上不停地改进革新与延伸,开发出更多贴合市场新需求的产品;政府与市场,即要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在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政府坚强领导、国资投资建设和民企市场化运营的‘三位一体’机制。”(董科娜)